2024-07-23

陳淑枝學姊訪談

採訪:張斯媛、柯珮淇

撰稿:張斯媛



郭乃文學姊的母親陳淑枝也是台南女中39級學姊,在近幾年常在學校舉辦編織相關的展覽活動,校友會也熱衷參與,但因為年歲已大,身體不佳腿腳不便,所以中間停了兩年沒參加校友會,但她是非常開心能夠參加這個活動的。

陳淑枝學姊說一開始會接觸編織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物資缺乏,所以一些舊衣褲子她就會自己拆開清理後再在做運用,且她自己對編織有興趣,但學校沒有編織的課程,於是便自學因而開啟了她的編織生涯。而回到台南女中舉辦編織展也是一個讓她欣賞回顧以往織品的機會,她說她至少織了一百件以上的作品了,郭乃文學姊也補充說道今日自己身上的衣服就是出自自己的母親陳淑枝學姊之手,讓人驚嘆於陳淑枝學姊的巧手外,也佩服她自學編織的那份心。

在台南女中,陳淑枝學姊奠定了知識及言行舉止方面的基礎,一些常識和禮貌都是在南女學到的。當時她們有一節課叫做「修身」,類似於現在的國民義務,主要就是在教導學生的禮儀規範以及女子的義務教育等等。而她們課餘活動和現在相差無幾,比較特別的是「疊羅漢」,陳淑枝學姊笑說因為她長得比較高,所以都是在最底層的,很累很辛苦,而且要堅強,不然底層的人倒了就疊不起來了。

雖然陳淑枝學姊和我們相差了70幾級,但透過我們的聊天訪談,從隻言片語中拼湊出當時台南女中的生活光景,串連起今昔的時間,使我們的距離更加靠近,更加認識且珍惜在校時光。


中間:陳淑枝學姊、右:郭乃文學姊(陳學姊女兒)、左:莫昭平學姊


2024-07-21

郭乃文學姐訪談

採訪:張斯媛、柯珮淇

撰稿:柯珮淇

 

    「青少年時期是決定生命的重要時刻。」專業為心理的郭乃文學姐,自科學角度切入,將青少年時期比作房子的都更期。我們訪問了在南女三年對學姐的影響,學姐這麼回答:「青少年是大腦前額葉發展的關鍵時期,南女的特色是接受學生們自主表達與規劃,訓練學生的自主及創意。」舉例而言,當談到校園活動,學姐興致勃勃地分享道:「南女對每一科都是來真的,不論美術家政或體育,我們當時的家政課每個人要縫一件睡衣呢!也因為這樣,到了大學的籃球賽排球賽,幾乎都是南女的學生在得名。」因為對每一方面都重視,學生能夠在成熟期探索更多領域,學姐表示:「出了學校後,更能感受到南女在各個觀點上給予學生的發展機會。」

   


右起:郭乃文學姊、陳淑枝學姊、莫昭平學姊

    談及求學經歷,學姐因為對心理的興趣,把心理的志願填在前,這樣的作法受到教官質疑「是不是自己偷簽名?」「我父母告訴我,只要我喜歡就好,他們都明白對社會貢獻有很多不同方式。」談到心理學,學姐的聲音裡也多了一絲熱忱,專業且耐心地向我們解釋:「學習心理學讓我了解大腦發展的階段性,青少年時期正是前額葉成熟的重要時刻,所謂青少年是關鍵期,不只在文化學上如此,在科學方面也是。」不只對於心理懷有熱情,學姐對教育也充滿興趣。踏出醫院投身教育的學姐,曾擔任校長,提出改革,在民國九十年代創立許多新的學程。「經過二十年,我深刻感受到將科學應用在學術界,能改變個體行為、群體行為,甚至於規範和制度。在民國110年得到教育部的社會教育貢獻獎,證明了我用科學定義了自己的貢獻,而不只是空講的夢想。」

   

    我們問起衛福部委託郭乃文學姐架設的心快活網站,學姐這麽介紹:「心快活網站以繁體中文整理世界各地關於心理健康的資源,就如同一座雲端博物館,能快速找到心理健康相關的最新影音與課程,現在也已經推出了18個課程。當需要協助者時,也可以在網站上得到幫助。」網站上提供青少年輔導諮商資源,以及多種專欄,也會舉辦心理健康知識競賽。

   

    最後,我們詢問學姐在南女有什麼特別回憶或活動?學姐笑著告訴我們有很多呢!「我們有班級歌唱比賽,要合唱軍歌,大家踢正步、穿窄裙。另外只要遇到國慶日或者大節日,我們就會上街遊行。我當時是管樂團,真的是時不時就在遊行!」關於校園經驗,學姐這麼告訴我們:「在學校,心情可能會開心、會難過,比賽會有輸贏,或者有時候我的朋友不理我了,這些都是讓大腦學習的經驗。」我們以學姐的一段話為採訪畫下句點:「這是戒嚴時代下很不容易的環境,當時栽培女孩子貢獻社會的觀念不強,讀書是為了找好丈夫。在南女,我們不是為了適合社會既有的期待,不是為了家庭,而是在找尋優點,瞭解自我。」

   

  

2024-07-20

台南女中校友訪談:陳寶嬌學姊、蔡桂鳳學姊

 採訪:張沛忻、張鈺昕 撰稿:張鈺昕(南女青年社)


陳寶嬌學姊:

陳寶嬌學姊曾是二高女的學生,現在已經過了百歲,是非常年長的大學姊,雖然採訪中有時聽不清楚我們問的問題,但她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非常努力地想聽清楚我們說的每句話。我們問寶嬌學姐當年印象最深刻的經驗,她回答是從二高女畢業後,十九歲的她曾經去香港當了一年的護士,是當時台灣第一批前往香港支援前線的醫護團。寶嬌學姐在高中時加入網球社,非常熱愛網球。除了運動,她還表示自己很擅長繡花,因為當時學校的家政課有教授刺繡,所以刺繡就一直從年少陪伴她到年老,是生命中重要的存在。寶嬌學姐著說自己畢業後很快就嫁人了,因為那個年代女生總是早婚。另外,學姊對自己的孩子感到非常驕傲,三個男孩和三個女孩都考上了一中和女中,接續了自己的青春。

與陳寶嬌學姊合照